什么是微生物肥料?
公司新聞 |
長期以來,社會上對微生物肥料的看法存在一些誤解和偏見。一種看法認為它肥效很高,把它當成萬能肥料,甚至揚言可以完全取代化肥;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它根本不是肥料。其實這兩種都是偏見。世界多年試驗證明,用根瘤菌接種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確實有增產效果,合理應用其它菌肥拌種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對非豆科農作物也有增產效果,而且有化肥達不到的效果。
微生物肥料是指一類含有活的微生物并在使用中能獲得特定肥料效應能增加植物產量或提高品質的生物制劑。
▼為什么支持發展微生物肥料?
一是,“微生物肥料的前景非常大”
美國從幾十年大量的數據中得出一個結論:“微生物可以養活世界”,利用微生物的合理種群,減少美國化肥用量的20%左右。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能改善品質。
二是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強土壤的物理性能
微生物肥料把有機質、微生物菌有機結合于一體,體現有機肥料以及微生物肥料的綜合效果,是化解土壤板結現象,修復和調理土壤,改進農產品質量,強化土壤微生物區系,持久的發揮作用,具有顯著地增產效果,并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提高化學肥料利用率,減少江河污染,減少病蟲害發生。
農業廢棄物經過處理后制成微生物肥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作用:
①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化
農業廢棄物主要指畜禽糞便、秸稈和農產品加工產物等,這些物質中富含多種營養元素和有機質,這些營養物質可作為微生物培養基使用,利用微生物對其進行發酵處理,使其中的氮源轉化、纖維素分解、病原菌殺滅、重金屬鈍化和抗生素分解,讓廢棄物資源轉變為優質微生物肥料,實現農業廢棄物資源循環。既解決了畜禽養殖和秸稈污染問題,又為農業提供了優質的肥料資源。
②促進土壤生態系統平衡
由于長期耕作和環境影響面因素,導致我國土壤生態系統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有機質含量降低、板結、鹽漬化、土壤微生物數量減少等。而大量的農業廢棄物經過處理后制成的肥料中既含有豐富的有機質,還含有大量的營養元素和有益微生物,這些營養物質在滿足植物所需營養的同時,恰恰能夠解決土壤目前面臨的問題,能夠有效促進土壤生態系統平衡。
③保證“減肥增效”順利有效
根據我國土壤現狀及肥料使用情況,2015年國家提出化學肥料的“減肥增效”行動方案。數據顯示我國化學肥料當季利用率為35.2%,遠遠低于美國的50%、歐洲的65%水平。主要是由于施肥方法和肥料品種所致。微生物肥料所含的有機質、微生物在補充土壤生態系統缺失的同時,其中的微生物和腐植酸類物質能夠轉化土壤中被固定的鹽類和減緩氮元素的釋放,達到減肥增效的目的。
④達到農產品品質安全雙重目的
農業生產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其影響因素有肥料、農藥、水、空氣和保存方式等很多因素。種植過程中由于肥料和農藥的過量使用及農資產品質量管控不嚴,就會導致農產品品質下降、硝酸鹽富集、重金屬超標、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恰當使用等諸多問題。微生物肥料中可以有針對性地添加功能微生物和天然礦物質來降解抗生素、鈍化重金屬等作用,在保證農產品產量同時提高質量。實驗表明,與常規復合肥料比較,使用微生物肥料的番茄可以提前上市10-12天,固形物含量增加28.3%,硝酸鹽含量降低9.4%,延緩發病10-15天,植株抗逆性增強。
站在生態農業的風口,大力發展微生物肥料是實現農業資源利用的需要,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更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需要。